10月23是霜降,大连的秋季在四季中最短,过了霜降,就接近冬天了。此时降水少,天干气燥,同时,气温日益下降,早晚可能出现霜冻。由于天干,人的皮肤粘膜丧失水分多,一些人就出现咽燥、唇干、喉疼、声嘶等症状。因为气温变化大,还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、感冒和咽喉炎等杂症,严重者,会发生肺炎。有心血管基础病症的老人,如果不注意,甚致诱发中风。那么,这段时间,该怎样安排饮食呢? 一要多喝水, 淡茶白水是首选 天气干燥,水分就蒸发快,成人每天通过皮肤能丧失水分600毫升。水能润燥,所以,就不要以为只有暑天出汗才应多饮水。,从生理上说,人平时最少需水1500毫升,此时的一天饮水量再少,也不应少于2000毫升。最佳饮水是淡茶水与白开水,也可喝些添加蜂蜜的水果汁和蔬菜汁。秋季上市的雪梨、鸭梨、葡萄、苹果含水量大,有生津滋阴的作用,亦宜多吃些。粥能补水,且易消化,故提倡早晚餐时宜有粥食。 二要多吃白色食品 白萝卜滋阴养肺 按中医理论,白色食品的功用是滋阴养肺。白色食品有白芝麻、银耳、豆浆、豆腐、菜花、豆芽、山药、百合、莲子、白萝卜等。萝卜有生津作用,当作水果生吃尤宜。辣椒、胡椒、大葱、大蒜等辛辣食物,性燥热,刺激性强,有发散作用,可以吃,但量宜多。 三要温补 甘润平和是原则 温补,就是针对天气转凉,进行滋补。温补能滋养脾胃,增强体质,防止发生腹泻等肠道疾患。秋季温补宜选择甘润平和之品,比如,鸡肉、鸡蛋、带鱼、虾、甲鱼、龟肉、桂圆、核桃、山药、大枣、糯米等,这些食物能温中益气,但又补而不竣、防燥不腻。秋季也可吃些羊肉,但其热性较强,不宜多吃。 体质虚弱者和老人抗病能力差,尤其应根据天气变化调节饮食,通过合理选择食物进补养生。 下面介绍几款适合霜降后适合老人滋补的几款食疗方:白果萝卜梗米粥、莲子白合粥、桂圆糯米粥、银耳大枣汤、白芝麻粟子羹、板粟大米粥、山药蒸银耳拌糖、糖醋带鱼、蘑菇炖鸡、清蒸甲鱼。这些饭食和菜肴的原料,在我市各市场都有供应,作法又简便,体弱多病的老人吃最为有利,既能增强体质,有能预防感冒等杂症。身体健康的中青年与孩子吃,也有益无害。奉劝读者不妨在家试作,适当多吃一些。 发表于《半岛晨报》 刘政 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理事、大连市保健协会副会长,营养学教授。 从事营养工作多年,出版专著七部,在电视、社区、单位做健康讲座200余场。 新著《家庭膳食百事通》一书日前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。 若要转载,请注明作者和转载来自
|